一、选择题
1-5 BACBA
6-10 BCBDC
11-15 CD
二、辨析题
13、 答案:错误。教育是被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它只能在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轨道上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14、答案:错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等各项工作。维持班级纪律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
三、简答题
15、答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6、答案:(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
(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17、答案:(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中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途径。
四、论述题
18、答案:该教师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依据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感知阶段:教师通过让学生抓小泥鳅,又通过比较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鞋,还通过实际体验抓摸狗尾巴草,观看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2)理解阶段:教师通过讲授和演示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摩擦力的原理。
(3)巩固阶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摩擦力的利与弊,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并以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巩固了所学内容。
(4)运用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选择题
19-23 ACBCD
24-28 BDBAC
29-30 DA
六、辨析题
31、 答案:正确。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才能对知觉对象的认识更加完整、全面;同时,理解是知觉的一个特征和前提条件,理解就是借助于知识经验实现的。
32、答案:错误。比率智商就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离差智商衡量的是个体的智力在同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所以,智商的计算需要考虑年龄特征。
七、简答题
33、答案:(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识记是保持的基础,保持是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效果的体现,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34、答案:(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功能性等特点。
35、答案:(1)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
八、论述题
36、答案:(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安徽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