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栏目为大家带来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备考哦。预祝大家考试成功哦。
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
点击加入:2023年安徽专升本考生交流群,和其他考生一起学习吧!
真题怎么找:22年专升本真题正在持续整理中,大家可以关注【安徽传爱专升本】微信公众号,了解安徽专升本的相关资讯,避免漏掉重要信息。回复【升本试题】免费领公众号真题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
【考试科目一】:《机械设计基础》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机构的基本设计理论、简单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对通用零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标准零件的选用原则和校核计算方法的掌握等情况,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考试内容
1.机械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过程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判别、演化和应用,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确定性等基本概念。
4.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
5.间歇运动机构
几种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6.机械的调速和平衡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静平衡与动平衡。
7.螺纹与键联接
螺纹及螺纹联接件的类型、特性、标准、结构、应用及防松方法;了解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的理论与方法;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方法;键连接的类型与结构形式。
8.带传动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普通V带的结构及其标准;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情况、弹性滑动及打滑等基本理论、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了解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9.链传动
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套筒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的结构特点。
10.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基本设计原理、设计程序;直齿、斜齿轮的受力分析,各分力的大小计算及方向判断的方法;了解直齿、斜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注意计算公式中各系数、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11.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的计算及选择方法;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2.轮系
轮系的分类和功用;轮系传动的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轴
轴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轴的结构设计方法,明确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了解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14.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构成中的“基本代号”的具体含义,能熟练解读滚动轴承代号;轴承寿命、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当量动载荷的基本概念;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计算;了解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方法;轴承组合设计、安装和定位。
15.联轴器和离合器
常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常用联轴器的选择。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绘图题;分析题;计算题
1.4 参考书目
王立波、郭桂萍,《机械设计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版。
【考试科目二】:《机械制图》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点、线、面、基本形体、基本形体的截切和相贯、组合体、机件表达方法等投影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掌握螺纹、键、销等标准件的联接画法;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和绘图;了解展开图画法及焊接图的读图;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考试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直线与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的画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尺寸注法和画图步骤。
2.投影基础
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线上取点和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学会判断点是否在线上,判断点、线是否在面内;学会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基本立体
掌握平面立体(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棱柱、棱锥)三视图的画法;掌握回转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球)三视图的画法;熟悉立体表面上取点的基本作图方法;了解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特征;掌握简单叠加体三视图的画图;掌握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的方法。
4.常见立体表面交线
掌握平面立体、回转体截交线的画法;掌握常见的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画法;掌握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线画法。
重点掌握棱柱、圆柱截交线的画法和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画法。
重点掌握特殊相贯线(圆柱与圆球、两圆柱等径相贯)的画法。
5.组合体
熟练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在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中的灵活运用;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重点掌握已知组合体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熟悉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6.机件表达方法
了解基本视图的概念及其投影规律;掌握局部视图的形成,了解其标注、配置及画法;掌握斜视图的形成,了解其标注、配置及画法;能辨别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三者之间的区别。
了解各种剖视图的概念及画法;重点掌握常见物体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了解重合剖面、移出剖面的画法及标注;重点掌握移出剖面的画法及标注。
了解习惯画法、简化画法及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7.标准件和常用件
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了解螺纹紧固件螺栓、双头螺柱、螺钉、
垫圈、螺母的规定画法及标注;掌握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比例画法。
重点掌握掌握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画法。
掌握键、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及标记;了解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及标记;重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及其啮合画法。
8.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内容及作用;掌握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掌握表面结构(粗糙度)、极限与配合概念及在图样中的标注。
了解零件图中主要尺寸与非主要尺寸的概念、尺寸基准概念;了解合理标注零件尺寸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熟悉常见零件结构的尺寸注法。
重点掌握轴类、盘盖类、支架类零件图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9.装配图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要求、用途;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与特殊画法;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的原则;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明细栏;了解装配的结构的合理性;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读装配图方法、步骤。
重点掌握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10.读第三角画法视图
了解第三角视图的画法及读图方法。
11.展开图
了解圆柱管和棱柱管的展开图画法;了解圆锥管和棱锥管的展开图画法。
12.焊接图
了解焊缝的图示法及符号;了解焊缝的标注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焊接图。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补线题;作图题;尺寸标注题;读图题。
1.4 参考书目
王其昌、翁民玲、常小芳,《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5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试科目一】:《电工与电子技术》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和刘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2 考试内容
1.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常用元件电气特性;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问题。
2.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分析计算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概念和分析。
3. 变压器
理解耦合电感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能分析含有理想变压器电路。
4.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构造、旋转磁场、转动原理;三相交流电动机机械特性;能分析计算三相交流电动机运转特性;分析、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5.稳压电路分析
半导体二极管特性和电路分析;晶体管特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6.放大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动静态分析;集成放大电路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7.数字电路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触发器功能;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8.安全用电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防触电措施;触电的紧急救护。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
1.4 参考书目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刘江,王慧丽,张勇,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
【考试科目二】:《新能源汽车技术》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动力电池的类型与工作原理、充电与驱动控制类型与工作原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原理及控制要点,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考试内容
(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类型
(2)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3)新能源汽车电力驱动方面的主要结构形式
(4) 新能源汽车主要行驶性能指标
(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放电、极化等概念;动力电池的分类、性能指标、性能要求
(6)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分类、结构和特点、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和充电方法、SOC估计方法;太阳能电池、空气电池、飞轮电池、超级电容器、镍氢电池、钠硫电池的分类、特点。
(7)新能源汽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驱动电机的种类;直流电动机的分类、构造、工作原理与性能、控制特性;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运行性能、驱动控制系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分类、结构、特点、控制原理;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开关磁阻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性能、特点、控制原理;轮毂电动机结构、特点、驱动方式。
(8)纯电动汽车的分类、组成与原理、驱动布置、特点和关键技术、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设计(电动机、传动比、动力电池组、);行驶里程模型、影响因素;电源系统组成、功能;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功能,电量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安全管理、通信系统的原理;能耗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用率、能耗的计算与评价。
(9)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组成、特点和关键技术、主要指标;串联、并联、混联电驱动系统的的组成、运行原理、特点、能量管理的策略;动力系统设计原则,发动机、电动机、储能装置、动力分配装置的设计方法,控制方法。
(1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类型、特点、基本要求、关键技术、基本结构与方案;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量控制系统组成、管理策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发动机、辅助动力源、DC-DC变换器、驱动电机)组成、动力电控系统的构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参数及设计。
(11)增程式电动汽车概念、原理、特点,增程器分类,传动系统参数匹配、蓄电池参数匹配、增程器参数匹配设计;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要求、设计。
(12)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装置的分类、充电模式;充电机的类型、要求;充电接口的要求、形式;不同充电设施的类型。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1.4 参考书目
李玉忠、李全民编著,《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1版。
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考试科目一】:《电路》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和赵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基础(第三版)》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自动化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2 考试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电路及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概念和含义;电阻元件、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功率;电压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无源网络的等效化简;基尔霍夫定律列写节点电流和回路电压方程的列写;含受控源二端电路的分析。
2.直流电路分析
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的使用。
3.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量的相关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与复导纳的概念、意义和计算;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和复功率的概念、意义和计算;功率因素的提高方法。
4.谐振与互感电路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概念、发生条件;含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分析;理想变压器两个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以及阻抗变换作用及其应用。
5.三相电路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的联结及线、相电压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计算。
6.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的概念;时间常数的物理含义;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动态响应。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
1.4 参考书目
赵辉,《电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3版。
【考试科目二】:《模拟电子技术》
1.1 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依据高职高专阶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和周良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通信工程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
1.2 考试内容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反向击穿;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温度特性;二极管电路直流等效模型和微变等效模型、半导体二极管应用以及含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分析;稳压二极管的特性以及应用;
2.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载流子运动;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判定;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射极偏置电路的功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动静态分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特点和动静态分析; 三极管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应用。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基础
差分放大电路构成和作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特点;恒流源类型和作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功能;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及其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比例运算、加减运算、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的分析和使用。
4.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基本概念;正、负反馈的判定;负反馈的四种反馈组态的判定和特点;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计算;利用深度负反馈实现电压(电流)-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5.集成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一般电压比较器分析;过零比较器分析;滞回比较器特性及波形整形作用;有源滤波电路特点和工作原理。
6.信号发生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功能;文氏桥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信号频率;LC正弦波产生电路工作原理、振荡频率;矩形波信号产生电路构成和信号周期。
7.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限流电阻的大小、输出电压等;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电路构成、工作原理、输出电压;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的使用。
1.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数: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
1.4 参考书目
周良权,《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版。
因篇幅过长,剩下的内容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的简要介绍了,希望大家在安徽专升本考试中能够取得自己心仪的成绩。想知道更多专升本考试的相关资讯,如安徽专升本考试大纲、招生学校、考试动态、招生专业等。敬请关注安徽专升本考试网。
想了解更多安徽专升本考试信息,可以关注安徽传爱专升本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升本试题”即可获取安徽专升本真题。还可以扫码加入右侧【安徽专升本考试交流群】或点击【在线咨询】为你在线解答,快跟上安徽专升本考试大部队吧!

安徽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